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
文章于 2022年7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白岩松说得好:绝不能让规则也病了

刘胜军 亚当斯密经济学 2022-07-10

· 全文共1300  字,时长约 5 分钟

· 本文来源:亚当斯密经济学(刘胜军微财经出品)






文/刘胜军,于上海浦东

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,越要坚持依法防控,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。依法防控疫情,关键就是采取的疫情防控举措,必须主体适格、手段合法、措施适度。


防疫固然必要,但不能乱了章法。


4月11日,黑龙江绥化市直属某学校高一学生,因其家长从外地返绥未按照要求向学校报备,该学生正常到校上课,致使全班同学和8名任课教师及共同居住人隔离观察。学校对该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理。



这一新闻一经曝光,举国哗然。21世纪的今天,竟然还有人堂而皇之搞“连坐”之法。随后,绥化市市长孙飚表示,此事属疫情防控指挥部处置,该文件“没有效力”。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注意到,孙飚即是上述指挥部总指挥。


这一处罚闹剧虽然“见光死”,最终被撤销,但这体现出一些地方官员在防疫中缺乏起码的法律常识,不能不引以为戒。


防疫真的很重要,但防疫不能不择手段,更不能逾越法律的尺度。手握公权力的地方政府,一定要时刻戴着“法治”的眼镜,才不会造成更多类似的“次生灾害”。


一个国家,一个社会,最重要的红线就是法律。树立公众对法律的信仰需要艰苦的努力,而破坏这种信仰却只需要几分钟。如果只要目标正当,地方官员就可以任性解释和随意执行法律,“塔西陀陷阱”就不远了。


央视新闻说得好:病毒可以让人生病,但绝不能让规则也病了。


这种呼吁极为必要。那种“只看结果,不论过程”的观念和行为是对法治极大的破坏。




为了防止疫情扩散,一些地方采取了“锁死家门”等“硬隔离”的防控措施。这样的硬隔离措施,究竟有没有法律依据呢?




早在2020年3月6日疫情爆发初期,全国人大相关负责人就就严厉批评了这样的行为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指出:


• 各地采取疫情防控措施,要根据当地疫情发展状况因应施策、分类指导,不宜采取对外地人员“一律劝返”、对被隔离居民“锁死家门”等“一刀切”的“硬隔离”措施这些措施超出必要和限度,影响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,既不合法,也不合理。


•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,越要坚持依法防控,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”。依法防控疫情,关键就是采取的疫情防控举措,必须主体适格、手段合法、措施适度


• 所谓手段合法,就是要统筹把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正常运行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关系,不能采取“锁死家门”“一律劝返”等简单粗暴手段来对疫情进行“硬隔离”


• 所谓措施适度,就是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,一定要与疫情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、程度和范围相适应;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,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,不得超出必要限度


最近几年,中央一再强调坚决禁止搞“一刀切”和“滥问责”。“硬隔离”是简单化、一刀切思维在防疫中的具体体现,是典型的懒政思维。这不仅会人为制造急重病就医、消防安全等重大隐患,而且有损居民的人格尊严。


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,有大量外资企业,国际关注度甚高,在防控中尤其需要保持规则制定及其执行过程的透明性、合法性、适度性。


面对百年一遇的大流行病,只有时刻坚持科学思维、法治思维、理性思维,才能打赢这场战争。



- END -

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~



刘胜军

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

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

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

著有《下一个十年》



▼ 应聘、演讲邀请、商务合作 ▼

请添加微信:tina711

(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、机构、职位、目的)

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

喜欢就点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